轉(zhuǎn)自:坐井說文史
民間俗語反映出一個地區(qū)的風俗習慣,在北方地區(qū),關(guān)于婚嫁方面流傳著一句俗語“正不娶,臘不定”。
從字面上說,就是指在正月里不要娶親,在臘月里不要訂婚。
0.jpg (124.08 KB, 下載次數(shù): 1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5 18:25 上傳
我們國家的文化源遠流長,各地都形成了一定的風俗習慣,在諸如婚喪嫁娶、種地外出、住宅住房等等方面都流傳著一些講究或是忌諱。
其中有很多是生產(chǎn)生活中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對人們的實際生活具有指導意義,應該發(fā)揚光大。不過也有很多是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jù),應該予以摒棄。 我們一起先來了解下,為什么有“正不娶,臘不訂”的說法。
先說“臘不訂”,在農(nóng)村乃至城市里都有在男女雙方結(jié)婚之前,先訂婚的風俗。在訂婚的這一天,男女雙方,主要是雙方的長輩協(xié)商婚禮過程中的各種事情。
諸如:男女雙方互贈禮物、用車、酒席、婚禮日期、招待親戚朋友等瑣事。在訂婚的時候,一般男女方的主要親戚朋友都要參加。
其中有很多地方,按照風俗,長輩們還是要給女方即未來的新媳婦錢的。而且隨著彩禮錢日漸增多,訂婚時候給的錢也越老越多。當前,訂婚禮金其實讓很多家庭負擔很重。
00.jpg (140.23 KB, 下載次數(shù): 1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5 18:25 上傳
在臘月,馬上面臨春節(jié),各家都在積極準備年貨,殺豬宰羊的,雖然是農(nóng)閑時期,但這時候人們卻很忙,所以從這方面說,不在臘月里訂婚。
再有,按照北方很多地區(qū)的風俗,訂婚之后,每逢節(jié)日,男方都是要接未來的新媳婦來過節(jié)的。這時候難免又好吃好喝的招待,最后男方還要給未來新媳婦錢,當然這個錢可多可少,完全是視家庭經(jīng)濟條件而定的。
臘月里訂婚,隨后就是春節(jié),春節(jié)自然要接新媳婦過來,這時候男方破費就會更多,從這種情況說,也不在臘月里訂婚。
最后,按照老人們的說法,臘月里訂婚會克敗婆家。這是迷信的說法,自然當不得真。
再說“正不娶”,正月里人們都忙著拜年,串門走親戚?;槎Y是要講究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這時候參與的人會很少,從氣氛上說,不適合娶親。
再有,按照老人們的說法,正月是一年的開始,一開始女孩子就出嫁,離開家人,這預示著不吉祥。而且還有正月娶親,妨礙公婆,容易婆媳之間鬧矛盾的說法。當然,這也是封建說法,當不得真。
000.jpg (232.11 KB, 下載次數(shù): 1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5 18:25 上傳
“正不娶,臘不定”只是民間的說法,隨著社會進步,時代的發(fā)展,這些老風俗,老說法早就被人慢慢淡忘,或是不以為意了。
訂婚、結(jié)婚的日期選擇,其實在小編看來,無論哪一天,哪一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男女雙方感情和睦,親密無間,結(jié)婚后能共同承擔家庭里面的風風雨雨,同舟共濟,全心全意過好家庭的小日子。
夫妻雙方努力奮斗,無論是什么時間結(jié)婚,都一樣能有一個和諧美滿幸福的家庭。
小編個人見解,你覺得呢?(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