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心田恩承——紀念吳昌碩誕辰180周年張國恩泥金紙書畫作品展”在上海吳昌碩紀念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館、浦東新區(qū)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指導(dǎo),浦東新區(qū)文物保護管理所、上海吳昌碩紀念館主辦,共展出張國恩書畫精品近40幅。
張國恩現(xiàn)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作為吳門第四代傳人,張國恩師承曹簡樓、吳長鄴,數(shù)十年來潛心鉆研,其作品筆意圓潤靈動,筆力遒勁凝重,墨色濃枯濕潤,氣韻淳古,蒼邁渾厚,樸茂自然。
與中國書畫最常見的“白紙黑墨”不同,此次展覽中的大部分作品都在泥金紙上創(chuàng)作。所謂泥金紙,指整幅紙面用金粉裝飾的特殊書畫紙張,既光彩奪目、又沉穩(wěn)厚重。展覽精選張國恩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古鑒閣效碑圖》《祝壽圖》《春秋鼎盛圖》等書畫作品,并特別展出吳昌碩的《梅石圖軸》《菊花圖軸》,陸儼少的《設(shè)色山水圖軸》和趙樸初的《洞里觀湖更看山》行書立軸,集中展現(xiàn)張國恩對吳昌碩山水畫、清供圖和全形拓創(chuàng)作等藝術(shù)實踐的致敬與傳承。
然而,在吳昌碩的存世作品中,泥金紙書畫并不多見。許多年前,張國恩見到過一幅珍貴的吳昌碩泥金紙畫作。“我被它深深吸引住了,促使我進行挑戰(zhàn)。” 張國恩表示,與宣紙不同,泥金紙不易受墨,更難表現(xiàn)出高水平的筆法、墨法、章法,“我為了把吳昌碩的筆墨精神,一筆一墨移到泥金紙上,研究了20年。墨跟筆走,筆跟心走,作品才會有生命力。”
“泥金紙讓作品更加厚重,能夠?qū)⒆髡邎砸愕膬?nèi)心世界,將吳昌碩藝術(shù)‘強其骨’的精神表現(xiàn)出來。”吳昌碩曾孫、上海吳昌碩紀念館執(zhí)行館長吳越表示,“吳昌碩的藝術(shù),就是通過這么一代一代的優(yōu)秀代表進行傳承與創(chuàng)新,讓它永遠保有生命力。”
本次展覽還將配套開展篆刻、香道等公教活動,在致敬吳昌碩文人藝術(shù)的同時,拉近廣大市民游客與非遺的距離,增強公眾對傳統(tǒng)文化的體驗和認識。展覽將持續(xù)至2025年2月13日,免費向公眾開放。 文字:曹之光 編輯:倪竹馨 來源:浦東發(fā)布官方微信 |
近日,河北省第十一屆惠民閱讀周暨2025惠民書市啟幕,新匯
南都記者從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了解到,“五一”假期,該館
手機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