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span lang="EN-US">”,盤城街道持續(xù)開展“未成年人成長地圖”活動,從勞動教育、傳統(tǒng)文化傳承、科普教育、紅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5月13日,孩子們來到桃湖公園開展“春風如畫 紙鳶翩翩”活動?;顒娱_始,志愿者為孩子們講述了風箏的起源和發(fā)展史。風箏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相傳墨翟以木頭制成木鳥,研制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后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后,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孩子們紛紛驚嘆古人的智慧,并充分感受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隨后,老師細心講解制作風箏的步驟,孩子們通過對傳統(tǒng)風箏制作的“四藝”:“扎、糊、繪、拴”進行學習,對傳統(tǒng)手工藝匠人的精神深深敬佩,也十分憧憬有朝一日能制作出屬于自己的風箏。孩子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用畫筆和顏料在空白的風箏上盡情描繪出心中的色彩,一張張小臉露出了純真的笑容,滿滿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最后,孩子們跟隨志愿者老師共同放飛紙鳶,舞動的風箏,奔跑的身影,開心的笑臉,綠色的草坪,蔚藍的天空…… 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畫卷。 2022年起,盤城街道推出“未成年人成長地圖”活動,利用轄區(qū)內豐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資源,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多彩”成長課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照亮未成年人成長之路,足跡遍布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格冠生態(tài)園、省級“最美公共文化空間”——格冠美術館、“紅潤盤城”黨建教育基地、盤城葡萄園、“閱讀悅美”圖書館、“松雀與桐”文化空間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形式新穎的教育方式受到廣大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 。 2023年,盤城街道將進一步拓寬“未成年人成長地圖”的活動范圍,擴大品牌影響力,讓更多孩子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來,帶領孩子們一起去體驗、去探索、去成長。后續(xù),街道將通過組織前往南鋼博物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趣味運動會、農(nóng)耕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各類形式,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敬請期待!(通訊員 劉澤瑩) 來源:中國江蘇網(wǎng) |
5月8日,總投資1.5億歐元、位于無錫空港經(jīng)開區(qū)的德國威伊
日前,西咸新區(qū)一季度經(jīng)濟運行數(shù)據(jù)出爐,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