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花費1.729億元建造的巨大關公像,開始拆了。 9月2日,位于湖北省荊州市關公義園內,號稱“全球體量最大的青銅雕像”的巨型關公像正式動工拆卸。從現場視頻來看,關公像的頭部已經消失不見,旁邊的吊車正在有條不紊工作。
關公像的頭部已被拆除 湖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jiān)管平臺顯示,荊州區(qū)發(fā)展和改革局2020 年 12 月 17 日批復的 " 關公雕像搬移工程 " 已審核通過,項目總投資為 15500 萬元。 該雕像的投資方,湖北荊州旅游投資開發(fā)集團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關公像確實在動工,目前暫不方便接受采訪。”記者隨后致電荊州市宣傳部,對方表示:“相關問題需要咨詢承辦主體荊旅集團,暫不掌握具體情況。” 早在去年7月,關公雕像就被指屬違章建筑,已出現沉降現象。2020年11月17日,荊州市政府微信公號“荊州發(fā)布”發(fā)表題為《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關公雕像項目整改》的文章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積極推進項目整改。 關公雕像連同基座在內建造花費1.729億元,是關公義園的重要景點。關公義園于2016年6月17日開園,但開園四年的總收入不到1300萬元,如今卻需將關公雕像搬移。 關公這回,實乃大意失荊州。 不得不拆? 此次拆除的荊州關公青銅雕像凈高48米,連同基座共高58米、重1200余噸;大刀長70米、重136噸。拆除后的關公雕像將遷移到位于荊州市城郊西北4公里處的點將臺。 早在 2019年6月24日,荊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就致函荊州市城管委員會:“荊旅集團在荊州古城東南側建設的關公圣像基座上的雕像未經規(guī)劃許可,請依法查處。” 同年8月,荊州市城管委向荊旅集團下發(fā)《關于限期改正關公圣象基座雕像違法建設的函》,責令荊旅集團于2019年9月30日前予以整改。 曾經的關公像,在萬眾矚目下“掀開面紗” 去年7月,有媒體報道稱,關公雕像基座正在沉降,雕像下的關公文化展示中心與地面相接處均有縫隙,縫隙最寬處約7厘米;展示中心臺階附近,有的地板已經凹陷,與水平面呈30度彎曲。 當時,荊旅集團總工程師王維透露,發(fā)現關公基座正在沉降后,荊律集團聘請了第三方機構在像體四周布置了觀測點監(jiān)測,每年監(jiān)測費約30萬元。 王維解釋,關公雕像像體本身結構沒有問題,沉降是指雕像基座下方的回填土沉降。上述的裂縫和地板凹陷均是回填土沉降所致。“沉降是正?,F象,任何建筑物建成后都有可能沉降。從現有觀測來看,各項技術指標都在合理范圍內,關公雕像沉降情況還是比較理想的,是均勻的,均勻下降了1厘米左右。” 但王維承認關公雕像的確未得到規(guī)劃部門許可。據其介紹,在設計工程圖紙時,雕像基座以下的部分都已標識清晰,基座以上的雕像是藝術品,很難把各項參數量化并標識清楚,因此只畫了個示意圖?;诖耍陨系牟糠治传@規(guī)劃許可。 對關公雕像的沉降問題,一位從事大型園區(qū)建設的工程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出現沉降,在工程質量上肯定是存在問題的。” 該工程師稱,一般情況下,整體建筑下降1厘米可能由兩種情況導致:一是單純的土方沉降,這種情況較少出現,如果能夠及時補救,危險性較低,但如果補救不及時,仍然會出現建筑傾斜等危險情況;二是土方連帶地樁基礎一起沉降,這種情況則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建筑可能會出現傾斜、開裂、倒塌。對于可能存在的這類風險,該工程師表示:“沒有實地去看過,不敢說是這種情況,但如果是,十分危險。” 荊州人:沒聽過,沒去過 關公像的基座為關公文化展示中心,共兩層。一樓為韓美林藝術館和劇場、二樓為關公故事長廊。 剛開園時,游客若要近距離觀賞關公像,需花40元購買門票,而如想進入關公文化展示中心參觀,還需額外花120元買票。但自2019年3月18日起,關公義園對本地市民免費開放,只對外地游客收取40元/張的門票。 據媒體此前報道,荊州關公義園于2014年2月動工,占地面積228畝,項目投資15億元。2015年關公義園中的關公雕像被評為湖北省第五批文化產業(yè)基地,并納入中國文化產業(yè)重點項目庫, 但這座號稱“全球最大關公像”的荊州地標式建筑,建成開業(yè)后生意卻不好。 有游客在2018年就曾在知乎上吐槽稱:“圣像基座的表演項目至今無法開演,走到關公圣象北面,看到的是關圣宮的大門緊鎖,宮殿內原本開放的不知為何大門緊鎖,銹跡斑斑,門前雜草叢生!門前的宣傳海報已經破敗不堪,掛著的大紅燈籠也褪色了,整個園區(qū)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太震撼,荊州的城市地標居然成了廢墟一片!打聽了半天才知道,園區(qū)一直這樣冷冷清清,沒什么游客,關圣宮也經常大門緊關!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的城市坐標竟然成了廢墟一座。” 位于護城河畔的關公,曾是城市地標 2020年5月30日,時代周報記者曾到訪荊州,看到毗鄰荊州古城墻、湖北環(huán)荊州古城國家濕地公園等知名景區(qū)的關公義園被比人還高的墻和植被圍住,路過行人無法看到園內情景。在園中拔地而起的關公雕像,周邊建筑只能瞻仰其高度,在整個片區(qū)顯得十分扎眼。在時代周報記者逗留的一小時內,未有游客進入義園。 “荊州人都不去的。”曾在荊州讀了4年大學的小吳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其大學期間從未去過關公義園,因為荊州同學都說那里沒啥意思,“即便是路過也沒想過要拍,除了大,沒什么感覺。” 荊州人小林甚至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自己都沒有聽說過義園。 開發(fā)仍未停止 《焦點訪談》此前曾披露,僅建造關公雕像就花費了1.729億元。據鄂旅投集團官網關于荊旅集團的介紹,截至2018年底,荊旅集團在關公義園項目中的投資高達8億元。但截至2020年,已開業(yè)四年的關公義園經營狀況十分璀慘淡——總收入不到1300萬元。 而雖然關公義園游客寥寥,但其附近配套的商業(yè)建筑卻沒有停止。 關公不再守護荊州護城河畔 “荊街”仿古旅游街位于關公義園旁,項目2019年3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據了解,荊街項目規(guī)劃總用地面積20公頃,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項目投資10億元。建成后將與關公義園相接,形成一條完整的旅游線路。 今年8月28日,湖北荊旅商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執(zhí)行總經理熊金意介紹,歷時一年多的工程建設,荊街(一期)已基本完工,馬上進入裝修階段,預計在2022年春節(jié)前建成開放。 如今,關公像已經搬走,裝修好了的荊街能替他贏回荊州嗎? |
5月8日,總投資1.5億歐元、位于無錫空港經開區(qū)的德國威伊
日前,西咸新區(qū)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出爐,地區(qū)生產總值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