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窩還有,快刨開”“平均一窩3斤7兩3,算得上大豐收了”……這幾天,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烏蒙山區(qū),濃霧籠罩,寒意入骨,彭家山村村民蘇月古一行10余人,艱辛跋涉在高山峽谷,只為深埋其中的“土疙瘩”。 “土疙瘩”叫烏天麻,長得像土豆,實為天麻家族中的上品。眼下就要進入雷波烏天麻的采挖季了,采挖前,上山測產成為每個彭家山村民的心頭大事。蘇月古等人就是村里選出的“監(jiān)督員”。 “過去這些地方都是荒山,現(xiàn)在全部種上了烏天麻!”崎嶇山道旁,眼瞅著接連刨出的大個頭天麻,蘇月古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聽說最新采挖的這批將供應給2000多公里外的象山消費者,老人向記者熱心提議:“烏天麻藥食同源,外地人不會做,有空到我家去,教你煮天麻大餐,保證好吃又養(yǎng)生。” 彭家山村及周邊都是高海拔村落,彝族人口占八成以上,可耕土地稀少,原本村民只能見縫插針種植玉米、苦蕎等農產品,艱難維持溫飽。前幾年,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幫扶推動下,雷波縣引入一家農業(yè)生物科技開發(fā)公司,與各村聯(lián)合投資烏天麻產業(yè)園,助力農戶脫貧增收。 據了解,雷波烏天麻都是仿野生種植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地,下種后天然生長兩年以上,目前產業(yè)園連片種植烏天麻面積達3000畝,涉及38個自然村,受益脫貧戶有3000多戶1.7萬人。去年,天麻市場價一公斤超50元,是玉米、蕎麥等農產品價格的數十倍,脫貧戶僅此一項年均增收3000元。 得益于象雷東西部協(xié)作的精準幫扶,今年以來,雷波縣深耕烏天麻產業(yè),創(chuàng)建象雷東西部協(xié)作扶貧車間,有力促進脫貧戶的就近就地就業(yè)。雷波天麻產品多次亮相于寧波與涼山、象山與雷波聯(lián)合舉辦的農特產品展銷活動,市場反響熱烈。寧波象山的餐飲企業(yè)也紛紛到訪雷波烏天麻產區(qū),合作研發(fā)“山海天麻”養(yǎng)生菜品,搭建“線上+線下”烏天麻營銷平臺,助力當地烏天麻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來源:象山縣傳媒中心 記者:鄭丹鳳 通訊員:陳海定 一審:周衍欣 二審:方子龍 三審:吳啟超 |
5月8日上午,羅氏制藥中國全新生物制藥生產基地投資項目啟
在黔北大地的層巒疊嶂間,一片曾經“地無三尺平”的荒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