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是鐫刻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永恒印記,亦是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精神基因。從“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古訓傳承,到“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時代強音;從沃野田疇間的辛勤耕作,到科技創(chuàng)新前沿的不懈探索,勞動始終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核心動力,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市教育局始終堅守“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深耕勞動教育“真題真做”模式,將“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價值觀念貫穿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以一體化理念對各學段勞動教育進行整體規(guī)劃,構建起家庭、學校、社會協(xié)同育人的勞動教育網絡,致力于打造具有時代特色的邯鄲勞動教育體系。該模式通過有機融合真實生活場景、腦力與體力勞動、實踐與感悟體驗,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新時代勞動教育“邯鄲路徑”。 雷騰飛 攝 搭建展示勞動技能舞臺 近日,邯鄲市第四屆中小學生勞動節(jié)在邯鄲經開區(qū)邯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拉開帷幕。本屆活動以“勞動最青春”為主題,通過勞動成果展示與勞動技能競賽兩大板塊,全方位、多層次展現(xiàn)全市中小學生的勞動風采與實踐能力。 活動首日,一場精彩紛呈的勞動成果盛宴驚艷亮相。由市教育部門精挑細選的38個展位有序排列,涵蓋非遺傳承、生活實踐、專業(yè)技能、烹飪美食等多個領域?,F(xiàn)場,制茶工藝的古樸典雅、草編藝術的精巧靈動、印模制作的別具匠心,以及皮影戲的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傳統(tǒng)文化的迷人魅力;衍紙藝術的絢麗多彩、多肉盆景的勃勃生機,生動詮釋著學生們對生活美學的獨特見解;而南沿村拉面的地道風味、蔬菜餃子的創(chuàng)意巧思、臉譜繪制的精妙技藝,更是將勞動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這些琳瑯滿目的成果,不僅是全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成果的生動縮影,更彰顯出學生們扎實的勞動素養(yǎng)與深厚的勞動精神。 “今天,我們展示的是藍白扎染工藝的全過程,同學們還化身小模特,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服飾秀表演。這種全過程沉浸式參與勞動,有效培養(yǎng)了同學們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優(yōu)秀品質。”復興區(qū)實驗小學黨支部副書記李麗介紹道。該校秉持“傳承文化,美化生活”的宗旨,成立藍白扎染工作坊,將非遺引入校園。歷經三年的開發(fā)、實踐與優(yōu)化,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扎染課程體系,并融入美術課堂教學。 除了傳統(tǒng)文化元素,此次展示還涌現(xiàn)出不少高科技含量的作品。在展位前,成安縣第一中學學生龐孟奇熱情地向參觀師生展示著他們3D打印作品:“您瞧,這就是我們的3D打印成果。照片拍攝完成后,經過3D打印處理,畫面的立體感瞬間凸顯,要是再配上燈帶,效果就更震撼了。” 邯鄲市鋼苑中學的藍曬藝術同樣令人稱奇。學生們分組協(xié)作,有條不紊地將調配好的檸檬酸鐵銨溶液和鐵氰化鉀溶液,均勻涂抹在特制紙張上。他們將提前準備好的樹葉、花瓣、簡單線條畫等當作創(chuàng)作素材,放置在紙張上,再用透明亞克力板壓緊,隨后置于陽光下曝光。曝光結束后,學生們將紙張放入清水中輕輕沖洗,原本模糊的影像瞬間清晰呈現(xiàn),一幅幅充滿藝術氣息的藍曬作品就此誕生。這些作品,有的是清晰展現(xiàn)樹葉脈絡的植物標本畫,有的是由幾何圖形構成的抽象畫。神奇的制作過程,引得觀展師生紛紛躍躍欲試。 4月25日,勞動技能競賽火熱開賽,場面緊張而激烈。競賽依據學段劃分為小學低年級組、小學中高年級組、初中組、高中組四個組別,設置了內務整理、學習空間整理、中藥香囊制作、木制花架制作和包餃子五大競賽項目,從技能技巧、創(chuàng)意設計、勞動習慣等多個維度,全面考查選手的綜合素質。來自各縣(市、區(qū))、市直學校的126支代表隊、700余名中小學生同臺競技。他們運用平日所學,在勞動實踐中一展身手、盡情展現(xiàn)自我風采。 佘志娟 攝 推動勞動教育走深走實 4月22日,邯鄲市勞動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曹瑞杰老師帶領工作室成員劉鐵巍、孫珊珊、申紅霞,為國培計劃中西部骨干項目中小學緊缺學科(小學勞動)學科教師開展專題培訓。 培訓中,曹瑞杰老師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專業(yè)知識,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核心素養(yǎng)下勞動課程資源開發(fā)與跨學科融合的要點。工作室核心成員劉鐵巍、孫珊珊、申紅霞分別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分享了在勞動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寶貴經驗,為參訓教師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思路與范例。 “好香啊,這是在現(xiàn)場制作香油嗎?”“草編作品融入了將相和、邯鄲學步、負荊請罪等邯鄲成語文化,太有創(chuàng)意了。”“扭一扭,創(chuàng)意無限,彩色魔法棒在師生巧手下變成了絢爛花海。”“浮雕藝術工作坊的每一件作品,都讓人深切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與浮雕藝術融合的獨特魅力。”4月24日,在曹瑞杰老師的帶領下,參加國培計劃勞動學科培訓的學員們走進邯鄲經開區(qū)邯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親身感受邯鄲市中小學校勞動教育的創(chuàng)新成果與顯著變化。 正在邯鄲參加國培計劃的石家莊教師葛一超感慨道:“邯鄲市的勞動節(jié)活動開展得非常扎實,從現(xiàn)場各個展區(qū)就能看出,每一個展區(qū)都是學校全力以赴精心布置的。每個展區(qū)特色鮮明,通過它們,我們可以清晰了解到學校是如何開展勞動教育課程的。就拿多肉盆景成果展示來說,盆景的造型設計、擺放布局,蘊含著語文、數學、美術等多學科知識,這充分說明學校將勞動教育深度融入到了整體校園文化之中。” 目前,我市已成功創(chuàng)建10所省級勞動教育特色校、190所市級勞動教育特色校,掛牌13個“河北省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和24個“邯鄲市勞動實踐教育基地”。這些成果為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推動勞動教育走深走實提供了堅實保障,相關成果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成為勞動教育領域一張耀眼的名片。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市教育局將在課程實施路徑優(yōu)化、品牌特色培育、數字評價創(chuàng)新等方面持續(xù)發(fā)力,致力于培育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時代新人,讓勞動教育之花在邯鄲大地綻放得更加絢爛。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佘志娟 |
4月22日,教育部更新發(fā)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202
近期,西咸新區(qū)中小學“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火熱開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