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款市售中藥泡腳包中僅2款達標,超九成產品存在標識不清、配方模糊等問題——上海消保委最新抽檢結果揭開了中藥泡腳包市場亂象,引發(fā)消費者關注。記者調查發(fā)現,電商平臺熱銷產品普遍存在“萬能配方”宣傳。中醫(yī)院專家指出,泡腳養(yǎng)生并非必須添加中藥材,盲目使用“祛濕驅寒”藥包可能適得其反。 ■泉州晚報社融媒體記者 陳玲紅 通訊員 陳瑋銘 泡腳養(yǎng)生(讀者供圖) 網購平臺產品琳瑯滿目 宣稱可全方位調養(yǎng)身體 記者走訪發(fā)現,線下藥店售賣泡腳包的情況較為少見,部分藥店工作人員稱,若顧客有需求,可臨時幫忙配方。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網購平臺上的泡腳包市場可謂琳瑯滿目。從宣稱具備“祛濕排毒”“驅寒暖宮”功效,到主打“活血化瘀”作用,產品形態(tài)豐富多樣,有傳統(tǒng)的草本包,有精細研磨成粉的藥包,還有便捷的足浴液。 記者隨意瀏覽了一家銷量名列前茅的網店,一款自稱“老北京配方”的足浴包十分吸睛,網頁數據顯示其銷量已突破100萬件。該產品包裝上標明含有艾草、紅花、老姜、花椒等10種中草藥。直播間里,主播自信滿滿地介紹:“這款泡腳包由內而外調養(yǎng)身體,功效全面。要是您身材微胖想減重,整天沒做什么事卻無精打采,或是晚上難以入睡,都能用它來泡腳改善。”此款足浴包一袋30小包,每包30克,售價29.9元。 商品頁面花式宣傳(網頁截圖) 在另一家主要面向年輕消費群體的網店中,足浴液是其主打產品。產品詳情頁以“人老腳先老,養(yǎng)身先養(yǎng)腳”作為宣傳語,并推出三個不同系列,每件售價91元,網頁顯示銷量已達9.2萬件。 精準拿捏消費者心理 以噱頭吸引“濕重”人群 “去年冬天很冷,剛好在直播間里看到主播介紹足浴液,很心動地下單了。”經常久坐辦公室的蔡小姐看過中醫(yī),了解自己身體寒氣重且肝火旺。而直播間介紹的足浴液,其成分包含艾草、紫蘇葉等常見的驅寒祛濕草藥,這讓蔡小姐覺得十分契合自己的需求,于是連續(xù)泡了一周,沒想到兩頰開始冒痘,嚇得她趕緊停用。 陳女士也是泡腳包的忠實消費者,她表示:“我體內寒濕很重,舌面發(fā)白,還有明顯的齒痕舌,這種情況已經持續(xù)多年,一直渴望能改善體質。直播間的主播信誓旦旦地說,只要每天堅持泡腳,就能排出體內濕氣,人會變得輕松。聽著特別誘人,我前后買了四次。”陳女士嘗試過多種泡腳包,有傳統(tǒng)的草藥包,也有新型的足浴液,甚至還帶著6歲的兒子一起泡腳。她購買的一款五指毛桃足浴液,配料表中標注含有11味中草藥,28小袋的價格高達198元。“有段時間我連續(xù)泡了20多天,身體一點變化都沒有,就沒再堅持了。” 泡腳有用也有禁忌 想靠泡腳改變體質不現實 泉州市中醫(yī)院內科肺病科副主任醫(yī)師諸晶指出,從中醫(yī)理論來看,氣血通暢乃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石,而泡腳恰恰是通過激發(fā)末梢循環(huán),進而帶動全身微循環(huán)。所以,泡腳無疑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諸晶進一步解釋,像平時氣血運行不暢、經常畏寒肢冷的人群,以及存在睡眠障礙的群體,皆可通過泡腳促使氣血升發(fā)。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適宜泡腳,孕婦、心臟病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就不建議采用泡腳養(yǎng)生的方式。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其末梢神經感知較為遲鈍,泡腳時水溫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發(fā)燙傷,甚至可能誘發(fā)糖尿病這一嚴重并發(fā)癥。另外,泡腳的時間也頗有講究,最好在晚上9時前進行。這是因為泡腳本質上是一個升發(fā)陽氣的過程,若在晚上陽氣該收斂之時進行泡腳升陽,容易致使陽氣無法正常歸入經絡,反而會影響睡眠質量。 那么,泡腳時一定要添加中藥嗎?諸晶明確表示,中藥泡腳“千人千方”,絕不可能存在一個通用的配方適用于所有人。試圖單純依靠泡腳來實現祛濕、祛寒的目標并不現實。調理身體的關鍵是要在日常飲食、運動鍛煉以及睡眠作息等方面保持良好的平衡。 網購的中藥泡腳包(讀者供圖) “中草藥泡腳限于皮膚的滲透率,藥材要足味足量才行,所以一切不講劑量的中藥包都不科學。泡腳如果非要加東西,對生姜不過敏的人可加點生姜,劑量至少要50克。”諸晶介紹,要祛濕,除了清淡飲食、不貪涼、不貪油膩外,還可以練八段錦。另外,亥時(21時—23時)前入睡助陽氣歸元。“真正的養(yǎng)生不在昂貴的藥包,而在順應自然的生活之道。”諸晶強調。 |
健康,作為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關鍵標志,在“健康中國”
5月8日,上海市第五屆健康消費節(jié)第二季度系列活動啟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