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愛榮在培訓班上分享經(jīng)驗 7月30日上午,田愛榮在家里忙著整理單身青年的個人信息登記表。老人頭發(fā)花白,戴著一副老花鏡,雖然已經(jīng)79歲,但面色紅潤、精神矍鑠。 田愛榮是伊川人,本應在家含飴弄孫、樂享清福的她,卻當起了義務紅娘,四處奔波,為適齡青年牽線搭橋,希望促成一份份美滿姻緣。 考慮足足兩年 她決定給適齡青年說媒 田愛榮曾開辦一家幼兒園,2018年,因身體不好,她把幼兒園轉(zhuǎn)讓了。在家調(diào)養(yǎng)身體期間,她讀書、看報。前幾年,她從電視上看到,社會大齡青年未婚的問題比較突出,到了成家的年紀卻找不著合適的對象。 當時,田愛榮的身體好轉(zhuǎn),在家閑著無聊,有了發(fā)揮余熱當義務紅娘的想法。“我想做一些有益于社會的事情,無償為群眾服務。”老人說。 考慮了足足兩年,去年春節(jié),田愛榮終于向家人提起當紅娘的打算:“我想給人說媒,你們覺得咋樣?”老伴兒點頭同意,兒女們也都表示支持。女婿說:“只要有助于您的身心健康,您做啥我們都支持。” 家人是最強大的后盾,田愛榮吃下了定心丸。為吸引廣大適齡青年報名,她印制了500張名片,見人就發(fā)。“效果不錯,有十幾個人找上門或打電話,委托我介紹對象。”田愛榮說,報名的男孩多來自農(nóng)村,女孩多是縣城的,年齡從20多歲到40多歲的都有。 戴著老花鏡登記信息 騎著電動車奔波 田愛榮不會操作電腦,只能以手寫的方式登記報名者的信息。她文化程度不高,加上老眼昏花,登記信息對于她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她要戴上老花鏡,一筆一畫地將青年男女的姓名、具體要求等寫在紙上,有時忘了字怎么寫,她還要借助字典或求助老伴兒。 田愛榮制作的名片 為了幫人介紹對象,田愛榮還經(jīng)常外出與適齡青年的家長見面,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電動車。家長看她那么大年紀還騎著車到處跑,都很感動。 田愛榮發(fā)現(xiàn),未婚青年擇偶標準高,找不到合適的也不著急,可家長愁得白了頭。她說,有一位母親為兒子小亮(化名)的婚事發(fā)愁。小亮今年33歲,是家中獨子,在縣城一家單位工作,比較靦腆,不愛說話。 “這位母親多次找我?guī)兔o兒子介紹對象,一說到這事就落淚。”田愛榮說,“我給小亮介紹過幾個女孩,最后都沒成。女孩喜歡那種嘴巴甜的男生,小亮這樣的性格在婚戀市場上比較‘吃虧’。” 不少家長為了委托田愛榮給孩子介紹對象,要掂著禮上門,均被她婉拒。 這么大年紀當紅娘 同行豎起大拇指 田愛榮還有一個小本子,用來記錄家長的微信名和真實姓名。原來,她不擅長用手機,不會備注家長的真實姓名,只好用本子備注,以便在聊天時知道對方是誰。 田愛榮感慨,原本以為義務紅娘的工作很容易,沒想到實踐起來很難,“從業(yè)”以來,她還沒吃過一頓喜酒。令她感到欣慰的是,有四五對單身男女正在交往。其中一個男孩小偉(化名)今年33歲,在外地工作,最近回來探親,她受家長的委托幫小偉介紹了一個對象,兩人聊得很投機,她期待有好的結(jié)果。 近期,伊川縣組織開展義務紅娘培訓,在參加者中,數(shù)田愛榮年紀最大,大家豎起大拇指對她表示敬佩。田愛榮認為,義務紅娘是非常神圣的職業(yè),可以幫助家庭排憂解難,為和諧社會出一份力。 田愛榮謙虛地說,雖然年近八旬,但她在婚介市場上還是新人。今后,她會向其他紅娘學習先進經(jīng)驗,多跑腿、多詢問,為更多的適齡青年介紹對象。(洛報融媒·洛陽網(wǎng)記者 魏巍 實習生 李夢欣 通訊員 趙曉輝 文/圖) |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電 (黃欣欣)30余位兩岸婚姻家庭成員4月2
近日,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